2005年8月17日 星期三

挑戰2008 :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___From:教育部

新世紀開展,全球化、數位化潮流更見風起雲湧,台灣正面臨一個全新的政經局勢與國際競爭模式。不過,挑戰雖然嚴峻,卻也蘊藏無限的發展機會。面對全球國力激烈的競賽,又背負舊世代政經社會的包袱,台灣要加速發展成為綠色矽島,必須在既有的全面施政基礎上,集中資源,優先推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投資於增強發展潛力的重要建設、突破制限,才能以堅實的競爭力,邁入現代化國家行列。


一、全球化的挑戰與課題

21世紀將是全球化、科技發展與綠色環保改革,三股力量加速交流、衝擊的時代,全球人、物、資金、資訊突破國界,快速流通整合,無國界的經濟地球村形成,台灣如何掌握世界潮流與發展契機,並大力興革,突破內在制限,乃是現階段台灣面臨的最大課題。



(一)全球競賽的挑戰

全球化下,資源尋求最佳利基,勢必跨國流向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或地區,「優者全勝、劣者全敗」的國力競賽更趨明顯;而競爭的核心內涵,亦已由傳統的「體力」競賽轉為「腦力」競爭。易言之,新世紀的國力競賽,就是品質、創意與速度的競爭,而不是傳統價格與數量的競賽。因此,一國人文素質、生活環境、公共建設等的優劣,攸關人才培育與吸引、企業運籌效率,乃成為一國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尤其是隨著國際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溫室效應的加劇與水資源的短缺,「綠生產」、「綠消費」已蔚為世界潮流,環境保護亦成為各國加入國際社會的新「護照」,益形突顯一國生活環境改善與自然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1.台灣知識與創新力仍待提升

台灣擁有優異的科技人力、堅實的高科技製造能力,由此形成的「創新系統」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優勢。惟在世界各國皆展現強烈企圖心,以全力培養、爭取,並留住人才之際,台灣知識與創新能力仍必須加速提升,才能確保經濟領先的優勢地位。

2.台灣生活品質與生態環境亟需改善

長久以來,國人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忽略環境保護衍生的負面效應已逐步浮現。舉凡:各種公害污染的防治、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國土的保安與生態保育等,均亟待加強。換言之,台灣必須扭轉以往專重經濟高度發展的偏差,強化攸關生活品質與生態環境的建設,才能消除國家發展的瓶頸。



(二)大陸磁吸效應的衝擊

近年來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已成為國際關注的全球化議題之一。國際一般認為,中國大陸有可能繼日本之後,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工廠。中國大陸若能維持現行成長模式,勢必對國際經濟產生磁吸效果。尤其是大陸加入WTO後,正積極融入國際經貿體系,兩岸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將更形劇烈。

1.國內產業升級更形迫切

冷戰後,眾多開發中國家挾低廉工資優勢,積極加入國際競爭,已逐漸取代台灣傳統勞力密集商品的國際市場。近年來大陸經貿力量的迅速崛起,更形加速台灣產業的外移,尤其是競爭壓力的逐步擴及高科技產業,台灣產業調適的時間與空間大幅縮減,產業升級更形迫切。

2.國內結構失業問題亟需解決

台灣傳統產業迅速外移之際,由於高科技及服務業新創就業機會不足以吸納傳統工業釋出的勞力,近年來國內結構性失業現象已益趨嚴重,尤其是中高齡低技術勞工失業問題亟需解決。



(三)沈重的歷史包袱亟待大改革

就內在言,台灣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社會多元化雖快速轉型,但舊有體制殘留的失衡現象,亦構成國家整體發展的沈重包袱。其中尤以政治體制、金融體系及政府財政的改革最為迫切,政府必須以大魄力啟動大改革,才能開展國家新局。

-政治上:國內正值多元民主競爭的轉型與調適期,政黨版圖重組,社會力充分釋放,行政與立法、中央與地方的親密夥伴關係亟待建立。

-金融面:國內基層金融沈淪、金融體系逾放比率過高等問題亟待解決,資本市場發展亦未臻健全,加入WTO後國內金融市場更面臨開放的國際競爭威脅,金融改革已刻不容緩。

-財政上:政府財政入不敷出,預算赤字大幅攀升,影響公共建設財源之籌措,為增進國家整體資源利用效率,財政改革亟待開展。





二、到綠色矽島之路

面對當前挑戰,政府致力國家競爭力提升,不僅要和他國競爭,也要和時間競賽;也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家。考量主客觀條件,政府有必要在既有「新世紀國家建設計畫」的施政藍圖之上,選擇發展重點,以加速達成「綠色矽島」的國家建設願景。「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即是政府行動力的充分展現,也是政府對人民的具體承諾。



(一)核心價值:以人為本、永續發展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規劃,主要係秉持綠色矽島規劃的基本理念,體現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發揮國家有限資源最大的效益,維繫世世代代國民的生存與福祉。

-以人為本: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各項子計畫與方案的研擬,基本上均秉持人本的規劃理念,重視人力素質的提升、人文素養的深化、優質生活環境的建設、在地文化的認同,為一個以人為本及以國民福祉提升為終極目標的投資計畫。

-永續發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內容涵蓋經濟、人文與生活三大面向,旨在縮小過去經濟發展與生活、環境建設背離的落差,強調經濟成長、人文素質、生活環境的協調並進與相輔相成,以落實科技人文化、文化生活化,確保國家的永續發展。



(二)基本發展策略:全球接軌、在地行動

為因應全球化的衝擊,創造台灣獨特的競爭利基,陳總統日前已具體揭示「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的新世紀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策略規劃,旨在掌握國際網路與分工的趨勢,突顯在地化、主體性與不可取代性,創造台灣特有的利基,可謂充分展現「全球接軌、在地行動」的策略理念,也是「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的具體實踐。

-全球接軌: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秉持宏觀全球的視野,軟、硬體建設齊頭並進,培育具備世界觀與國際對話能力的新世代,打造能與全球同步的典章制度、企業經營與生活環境,力求台灣與「全球接軌」。

-在地行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要善用台灣知識化的優質人力、多樣化的地理環境、多元化的人文特質等利基,發揮高科技、觀光旅遊、文化創意等產業的雄厚潛力,創造台灣特有的競爭力優勢,營造具地方特色的現代化社區,充分展現「在地行動」。





三、計畫內涵:改革積弊、投資未來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推動,必須「除弊」與「興利」雙管齊下。



(一)改革積弊(三大改革)

國家發展承繼歷史的資產,惟亦背負歷史的負債,改革沈重的歷史積弊是國家再創新局的前提。除弊或改革重點分「政治改造」、「金融改造」、「財政改造」三方面進行,以強化國家體質。

1.落實政治改革

台灣民主政治雖已大步邁進,但許多根深蒂固的積弊仍待更有魄力地掃除,才能達成民主政治鞏固的目的,這種掃除積弊的政治改革依舊是人民的熱切期待,和「樸實新政治」的主張也緊密結合。重要改革方向如下:

-生活政治上:厲行掃除黑金、杜絕賄選,重塑行政文化,重建社會的道德規範與理性秩序,給民眾一個沒有黑道的安全生活環境,以及一個乾淨、清廉、效率的政府。

-行政結構面:調整政府部會組織;廢除鄉鎮選舉;地方可以做就讓地方做,民間可以做的就讓民間做,強化政府部門競爭力。

-政治結構上:減少選舉次數;建立選舉經費與政治獻金管理制度;改革選舉制度;減少立法委員人數。

2.貫徹金融改革

積極落實金融改革,建立符合國際規範的金融市場和金融監理制度,健全國內證券市場,加速處理問題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機構競爭力,以活絡經濟的循環脈絡,活化經濟成長。重要措施如下:

-力求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建立短期票券集中保管、結算及交割制度,推動合理證券交易市場制度,健全證券投資信託及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管理與發展,加強與國際證券機構合作。

-推動資產證券化:推動金融資產證券化與不動產證券化。

-充實金融重建基金。

-發展台商資金調度中心。

-提升金融控股公司之綜合效益。

-協助企業組織再造,增加投資管道:配合企業併購法訂定企業併購相關規章,建立合理完善之證券市場私募制度。

-健全公司治理,貫徹企業資訊公開:針對初次申請上市(櫃)公司實施獨立董事、監察人制度,制定「公司治理最佳實務準則」,強化公司資訊內容之透明度,推動資訊整合與網路申報單軌化;建構股東會通訊投票制度。

3.推動財政改革

落實財政改革,健全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制訂,調整租稅結構,以充裕公共建設財源,解決中央與地方財政資源分配問題,促進國家資源的有效利用。重要措施如下:

-制定「規費法」,落實受益者、使用者付費原則。

-積極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提升經營效率。

-加強公共債務管理,減輕國庫負擔。

-研議擴大稅基,建立公平合理之所得稅制:檢討取消不合時宜之減免稅規定;合理調整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課稅規定、簡化稽徵程序;稅制改革與健全會計制度之配合。

-檢討現行租稅制度:包括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遺產稅與贈與稅、娛樂稅之檢討。

-配合修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租稅減免措施,促進經濟發展。

-推動「地方稅法通則」立法,強化地方財政自主。

-檢討改進稅務法規,維護人民權益。

-持續革新稅政,提升稅務行政效率:執行「稅務e網通計畫」,加速推動電腦化網路化;規劃推動年度遏止逃漏維護租稅公平重點工作,加強稽徵遏止逃漏。

-賡續簡化通關程序,增進通關便捷:減少、簡化通關文件,達成通關無紙化目標;運用電子商務,推動跨國網際網路報關制度。

-賡續研修關稅政策與稅率,因應產業發展需要:檢討關務制度,配合發展台灣成為全球運籌中心;運用平衡稅及反傾銷稅制度,維護貿易公平競爭;推動海關與企業簽訂策略聯盟,加速貨物通關;運用科技加強查緝走私,以維護國庫稅收;加強關務風紀,打擊不法情事。

-成立「國家資產經營管理委員會」,提升國家資產管理績效。



(二)投資未來(四項主軸、十大重點投資計畫)

全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研發與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原動力,運籌通路則是與全球接軌的重要管道,生活環境更是國民生活品質提升的關鍵因素,皆是興利的重點。因此,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將全力「投資未來」有利於厚植國力的建設,藉由投資人才、研發創新、全球運籌通路與生活環境等四項主軸,選定十大重點落實推動,加速打造台灣邁向綠色矽島之路。



1.四項主軸

(1)投資人才:普及英語教育,建構全民網路教育,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培養國際化、資訊化、具創新能力的E世代優質人力。

(2)投資研發創新:開拓文化創意產業,結合製造、人文與設計資源;招募國際研發人才,成立各種創新研發中心,建設創新研發基地;推動產業高值化計畫,使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產品的供應中心。

(3)投資全球運籌通路:建置全民生活的數位內容,強化數位設計能力,發展台灣成為亞洲最e化國家;推動自由港區,建設海空聯港,設立無障礙通關環境,擴大全球運籌利基,使台灣成為台商及跨國企業的區域營運總部。

(4)投資生活環境:完善全島運輸骨幹,提供整合的大眾交通服務;逐步恢復台灣的自然生態,創造台灣成為亞洲熱帶國家生態島嶼典範;積極發展國內觀光旅遊,推動一鄉一特色;利用在地資源,營造活潑多彩的新故鄉社區。



2.十大重點投資計畫

(1)E世代人才培育

-策略:營造國際化生活環境,提升全民英語能力;推動全民網路教育;活力青少年教育;建立E世代終身學習的社會環境。

-計畫目標:培育具有創意活力及國際對話能力的新世代,也就是能夠嫻熟應用「資訊與英語」的新世代。

(2)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策略:成立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組織;培育藝術、設計與創意人才;整備創意產業發展環境;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及創意媒體產業。

-計畫目標:開拓創意領土,結合人文與經濟發展文化產業。

(3)國際創新研發基地

-策略:吸引國際研發人才,引進全球研發資源;提供500億研發貸款,活絡創新研發活動;設立重點產業學院,鼓勵產、學、研合作培育產業人才,蓄積創新研發能量;成立創新研發中心,建構特殊領域研發優勢;推動重點產業科技研究,建立核心產業技術領域。

-計畫目標:鼓勵民間投資研發,在六年內使研發投資達GDP3%,建設台灣在特殊領域成為亞洲最好的創新研發基地。

(4)產業高值化

-策略:共同籌募1,000億元創投基金,擴大新興產業資金之取得管道;協助開發產業核心技術,包括電子/資訊、光電、通訊、機械、紡織、生技等,以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推動重點產業,包括傳統產業高附加價值化、兩兆雙星產業、四大新服務業及綠色產業;獎勵投資國際通路與品牌;促進勞動力升級;開發建設產業園區,作為產業發展基地。

-計畫目標:提高產業附加價值,建設台灣成為全球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及供應中心。

(5)觀光客倍增

-策略:整備現有套裝旅遊路線;開發新興套裝旅遊路線及新景點;建置觀光旅遊服務網;宣傳推廣國際觀光;發展會議展覽產業。

-計畫目標:發展台灣成為優質觀光目的地,並使來台旅客六年內成長到500萬人次。

(6)數位台灣

-策略:發展寬頻到家所需的基礎設施;積極扶持新興且具高潛力的數位產業,包括數位娛樂、數位典藏、數位學習等;推動電子化應用,包括電子化政府、智慧型交通系統、產業/企業電子化、網路化社會等。

-計畫目標:六年600萬戶寬頻到家,建設台灣成為亞洲最e化的國家。

(7)營運總部

-策略:規劃自由港區;以全套的租稅行政措施,協助企業籌設運籌總部;建設北、中、南三大海空聯港,整合海空運,以配合複合性運輸之需求;簡化各項通關貿易文件與作業,使通關無障礙;產業全球運籌電子化,使供應鍊管理順利e化。

-計畫目標:建設台灣成為台商及跨國企業設置區域營運總部的最佳地區。

(8)全島運輸骨幹整建

-策略:建設高速軌道運輸系統,提供快捷、準時安全的大眾運輸,包括完成高速鐵路及聯外道路、投資都會區捷運網,促進東部鐵路快速化;協助台鐵轉型再生,改造台鐵成為區域性的都會捷運;健全公路路網建設,包括補助地方公共交通、延伸/擴建高快速路網,形成便利完善的生活圈道路網。

-計畫目標:投資大眾運輸,整合大眾交通服務,以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與強化運輸服務功能。

(9)水與綠建設

-策略:水資源合理規劃利用;地貌改造與復育;發展再生能源;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綠營建計畫。

-計畫目標:逐步恢復台灣的自然生態,創造亞熱帶國家生態島嶼典範。

(10)新故鄉社區營造

-策略:活化社區營造組織;社區營造資源整合;推動原住民新部落運動、新客家運動;發展醫療照顧服務社區化。

-計畫目標:利用在地資源,引入人才及創意,營造活潑多彩的地方社區。





四、計畫執行:務本進取、踏實圓夢

有夢想,也要有實際行動,才能有所突破。面對新世紀,我們已確立建設台灣成為綠色矽島的願景,就必須選定建設重點,籌編財源,依輕重緩急排定優先順序,務本踏實、加速建設。政府已針對各項發展重點計畫,從法規配套、財源規劃,以及績效管考三管齊下,革新施政,達成預期的目標。

-所有重點計畫的推動,將同步落實法規制度的改革,兼顧軟、硬體建設,力求質與量的全面提升。

-為確保政府財政的穩健,各項計畫由各相關部會之年度預算與中程預算支應,促使政府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同時,政府也要發揮民間旺盛的活力,引導民間企業投入國家公共建設行列,建立政府與民間的夥伴關係。

-為確保計畫執行品質,政府決建立具體客觀的績效管考指標,以確實檢驗各項計畫的執行成效。



(一)財務規劃與預算籌編

1.財務策略

因應當前經濟情勢與未來經濟發展需要,政策性調整公共支出結構,以維持公共支出的合理擴張,係推動本重點計畫之基本策略。經衡酌主客觀條件,基本構想如下:

(1)未來六年政府中程歲出概算額度之平均增加率訂為1.4%。其中,公共建設與科技發展之增加率分別為5%及10%,以支應經濟穩健成長。

(2)公共支出結構之重新配置,則考量施政輕重緩急,儘量在不另新增政府負擔的原則下,於中程歲出概算額度內調整支應,兼顧政府財政穩健及施政需要。

2.財務規劃

(1)經費需求

本重點計畫之推動,將透過中央與地方建立的夥伴關係,並引導、鼓勵民間參與,合力完成。六年經費需求概估如下:

-屬民間參與投資部分,初期已確定項目估計9,221億元(占34.74%)。

-政府編列預算支應,六年間由中央公務預算支應約1兆2,735億元(47.97%),地方公務預算支應估為1,164億元(4.39%),特種基金支應估計3,425億元(12.9%)。。

(2)財源籌措

1.民間參與

凡投資計畫具自償性,或可配合國營事業民營化計畫執行者,將依據現有法律(如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等),優先鼓勵民間參與投資。若因法規典章不足,或因協調機制須加強者,均列為重要施政,排除障礙,以利民間擴大參與,超過9,221億元的初期執行額度。公共建設可由民間參與者,除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與高雄捷運興建暨營運計畫以外,包括具有自償性之捷運、高快速道路之延伸及擴建等。

2.政府預算

民間參與之外的重點計畫,由政府編列預算執行。其所需經費均以在六年中程歲出概算額度內支應為原則,由各部會按其施政優先順序,調整、支應。

-公務預算

— 中央公務預算支應經費約1兆2,735億元,應優先在各部會中程計畫預算額度內支應。確實無法容納之額度,於每年審查預算時,再依財政情況考量,於不違反公共債務法之原則下,由財主單位做適當調度;惟超出之額度以每年500億元、六年3,000億元為原則。新增經費之分配,以研究發展和公共建設經費為優先考量。

— 地方公務預算經費1,164億元,基於地方性建設地方自治原則,由地方政府納入年度預算辦理。若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則視修正結果,再規劃補助地方的必要性與可行作法。

— 另為充裕國家建設所需財源,決成立「國家資產經營管理委員會」,加強清理及處理國有資產,增加國庫收益。配合本計畫之推動,若能同時積極辦理資產之清查、出租與出售等處分,

以活用國有資產,提升運用效益,將可挹注經建經費需求。

-附屬單位預算

本計畫所需經費由特種基金編列執行部分,約3,425億元。其中,屬延續性者為2,458億元,仍由附屬單位年度預算額度內支應;其餘新增計畫967億元,可由各基金累積未分配賸餘及92-96年度之年度作業賸餘數支應,若有不足再舉債融通。

3.預算籌編原則

(1)本計畫籌編原則,係在資源有限下,將政府施政輕重緩急做規劃調整。在可容許之公共建設總額度內,調整各部會間中程歲出概算額度之分配比例。

(2)各部會應將納入中程歲出概算額度內辦理之計畫,本於撙節原則,移緩濟急,做適當之調整,凡納入本計畫主管部分,均列為優先實施計畫,其屬延續性計畫部分,應視執行進度在已核定的中程歲出概算額度內辦理;新興計畫部分,應本零基預算的精神,編製成本效益分析及財源籌措與資金運用說明,循政府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程序辦理;其中新增預算需求,將由年度計畫及預算審核委員會議決定之。

(3)本計畫屬91年度應執行部分,除已編列之年度預算外,其餘計畫相關經費將辦理追加減預算。



(二)配合措施

1.執行計畫

(1)本案建設項目如已奉院核定者,應加強督導辦理;若需配合本案調整修正計畫內容、期程或經費者,應於本(91)年9月底前,完成修正報院核定實施。

(2)本案建設項目屬新興計畫者,於本案核定後,則應於本(91)年12月底前,完成規劃報告報院核定實施。

(3)凡屬10億元以上之重大新興投資建設案,應於研擬規劃報告階段,會同經建會及區域計畫主管機關內政部研商建設地點之區位準則,以落實國土規劃及區域均衡發展。

2.督導及協調

(1)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請林副院長及政務委員督導並協調解決跨部會重大問題,以督促協助各主辦部會排除困難落實執行。

(2)請政務委員定期就督導項目分向行政院會提出執行檢討報告。

(3)督導及檢討幕僚作業請各主辦部會負責。

3.績效管考

(1)本案由經建會會同國科會、工程會及研考會共同列管,由經建會訂定管考作業要點確實追蹤檢討。

(2)本案每季由經建會會同各列管機關就進度及預算執行辦理成效檢討,並將檢討結果報院。





五、經濟效益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推動,係秉持「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價值觀,旨在提升台灣知識與創新能力,除繼續發展高科技產業,並充分利用在地資源,發揮在地文化特色,以創造台灣特有的競爭力優勢。未來六年,預期可發揮促進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生活品質等多重效益,並可強化農、漁民及勞工等弱勢團體福祉與權益。



(一)促進經濟成長

未來六年,公共投資持續擴大,高科技、新興與內需產業發展,可支持經濟穩健成長。

-投資、生產環境改善: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投資2兆6千5百億元,其中,中央政府編列預算支應1兆2千7百餘億元,吸引民間參與投資達9千2百億餘元。

-生產力、附加價值提升:研發投入的大幅增加,海空聯港與無障礙通關環境的創備,支持新興高值化產業發展。

-經濟成長基礎強化:加速發展觀光、照顧、文化創意等內需型產業,成為台灣經濟持續穩定成長之另一支柱。



(二)創造就業機會

未來六年,高科技、新興與內需產業加速發展,傳統產業順利轉型、升級,營造業復甦,可同時促進高級人力與一般人力的就業。

-發展高科技、新興產業,包括:半導體、影像顯示、數位內容、生物科技等產業,提供高級人力就業機會。

-發展在地化內需產業,特別是促進觀光、文化、休閒農業、生態、環保等地方特色產業,以及醫療照護產業的發展,可創造一般人力就業,紓解國內低技術中高齡勞工失業問題。

-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營建業復甦,輔導失業勞工重返就業市場,以提高一般人力就業。



(三)提升生活品質

未來六年,全島運輸骨幹漸次完備,台灣自然生態的逐步恢復,新故鄉社區的積極營造,可具體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大眾交通服務便捷舒適:建設完善的全島交通骨幹,使台灣西部運輸走廊成為一日生活圈,西部城市之間一小時可以暢通。

-自然生態永續利用:加速森林、山坡地復育,加強河川治理與都市廢水處理,推動城鄉地貌復原及改造。

-新故鄉社區活潑多彩:結合地方特有的文化傳統、空間環境與地方產業,建設現代桃花源的社區生活基盤。





六、挑戰目標

為使本計畫能在未來六年之間次第推展,設定下列努力的目標,做為我們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1. 世界第1的產品或技術至少15項。

2. 來台旅客超過目前2倍以上。

3. R&D投資達到GDP的3%。

4. 失業率降到4%以下。

5. 經濟成長率超過5%。

6. 寬頻用戶超過6百萬戶。

7. 創造70萬個新工作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