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問] 學習速度,三問

有一個家境富裕的小男孩,和一個瘦弱的流浪童下棋起了爭執,兩人扭打在一起。
最後,富裕男童贏了,被打敗壓倒在地上的一方,不甘示弱的說:

「我要是像你一樣出生在富裕家庭,能夠上學受教育,我也不會下棋輸你;我要是像你一樣每天都有三餐可以吃,有機會長強壯,我打起架也不會輸給你。你現在能贏我的,有一半是你父母給的,我只有10歲,將來還又數十年,我現在贏不了你,不代表我永遠沒機會。」

你認為呢? 流浪童說的對嗎? 他將來會有機會嗎?

歡迎 {點選意見} 寫下你的想法。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問] 學習速度,二問

如果大家是以不同的速度在進步,
那把兩個月一次的考試結果拿來和別人比,公平嗎?

會不會有人在兩個月時還沒學好,第三個月就學會了,或兩年後就學會了。
想想二下期末考,九九乘法那張考卷,全班都100嗎?
有人説,過這麼久,早就會了!
但,真的還有一些人,是不會的,這樣可以嗎?

假設每個人現在都會了,僅管學的速度不同,算不算學會?


歡迎 {點選意見} 寫下你的想法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問] 學習速度,一問

我們都希望:功課能進步。
但是,每個人的學習狀況和條件都一樣嗎?
如果都不同,那大家都應該以相同的速度進步嗎?

假設有兩個人條件都一樣,也一樣聰明,
他們就應該會以一樣的速度進步嗎?

歡迎 {點選意見} 寫下你的想法

^_^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何謂「生命體」?

Image retrieved from 成大物理 天文實驗室
生命體可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到目前為止,地球上的億萬的生命是我們唯一的範本,地球上的生命體,可以簡單歸類為「碳基」(carbon-based) 生命(以碳為基礎)。我們不能排除其他生命形式﹙例如:「矽基」-以矽為基礎﹚存在的可能性,但在現階段,只能很主觀地以地球生命為藍圖。

傳統的生物教科書對生命的定義如下,具有以下特徵的生命體,謂之為生命。

組織化﹕有機體維持高度的複雜性與有序。
細胞﹕有機體是由單一或多細胞所組成。
能量:有機體須要取得與使用能量。
生殖﹕有機體能產生與自已相似的下一代。
遺傳性﹕有機體具有決定其特性的基因藍圖。
成長與發展﹕有機體能成長,並改變其外貌與能力。
適應力:有機體能回應外界的誘因。
新陳代謝﹕有機體執行一些控制性的化學反應。
體內平衡﹕雖然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有機體仍能維持相當穩定內部環境。

這種定義很正式但並不實用。有生物學家認為生命最簡單的判斷標準 --「它是否能繁殖?」,當然,這種過於簡化的判斷方式之下,自然會產生一些爭議,例如:電腦病毒是否是生命?因為它的確能繁殖,而且有人認為電腦病毒是一種「準生命」。

轉載自:成大物理系。天文學概論。第12章:尋找ET。 編著者:蘇漢宗、許瑞榮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42億年前,最古老的生命體


Image retrieved from Science 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7/080707134402.htm
德國科學家於西澳的鑽石礦脈中,發現一疑似生命體的物質,被完整保存於鑽石中。其行成時間約42億年前。

此前,科學家們均認為地球上最早期的原始生命形態是單細胞有機體,它們是存活於35億年前的『藍藻細菌』(cyanobacteria),本身並不需要氧氣,但可行光合作用造氧,被認為是其他生命體的始祖。但是42億年前鑽石卻包含著與現存有機體相關的輕碳,這意味著地球最早期生命體可能比之前科學家所認為的 "殞石撞地球所帶來的藍藻" 至少早了7億年。

不過,美國堪薩斯州大學地質學家持反對看法,根據他們最新的研究發現:可產生氧氣的原始藍藻細菌,實際上僅是沒有生命力的赤鐵礦石而已。因此,這次所發現被包裹在鑽石中的有機體是否真能算是一種生命體,還有待更多科學家詳加研究。

參考資料:Science 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7/080707134402.htm, 2008,07,08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7/04/content_8489028.htm 2008,07,04
http://tech.big5.enorth.com.cn/system/2011/03/19/006198201.shtml 2011,03,19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轉] 10歲盲童 歐議會口譯員

轉載自[人間福報]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3488
英國劍橋10歲女童斯隆 (Alexia Sloane) 兩歲時被診斷出腦瘤,自此失明。她雖然失去視力,但卻展現驚人的語言天賦,能操流利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及中文,成為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最年輕的口譯員。她目前正在學習德語。 閱讀全文
read more

~ 她說:中文最難學。恭喜大家先學了中文,以後學什麼都容易了。~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人造光合作用Sun + Water = Fuel

圖文轉載自:每日郵報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370839/Scientists-Holy-Grail-science-mastermind-worlds-artificial-leaf.html#ixzz1IEvrEQRb
陽光+水=能源

由Daniel Nocera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利用如上圖般的人造葉子,可以模擬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只需加入3.785公升的水,曬曬陽光,就能提供長達45小時的電力,已足夠"開發中國家"一天的民生用電.

儘管已有許多科學家研究過人造葉子裝置,但Daniel Nocera教授所使用的是便宜且容易取得的鎳與鈷,較可能被廣泛運用. 目前這種人造葉片的發電效能是天然葉片的10倍,如果可以被推廣運用在一般家庭,或許我們就不需要蓋這麼多核電廠了. 你也想想看,我們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向植物學習?

相關影片

相關研究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轉載] 葉綠素電池 沾水即發電



轉載自:[科學人]http://sa.ylib.com/saeasylearn/saeasylearnshow.asp?FDocNo=1522&CL=86作者/楊嘉慧 (圖片來源:廖重賓)

葉綠素電池的構想是仿自植物行光合作用時,葉綠素吸光、遇水後,即會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流。楊秉晃教授表示,葉綠素池的最大難題是葉綠素為『弱電解質』。為了改善情況,研究人員提高葉綠素使用量,並增加接觸水的面積。他們將粉狀葉綠素壓實做成片狀,外覆以鋁箔紙捲曲起來,再讓其吸水產生電力。目前已做出可以取代 3 號電池的有機電池,其電壓為 1.5V、電流在 850mA 以上,已能驅動 MP3,四顆串聯的葉綠素電池也可點亮白光LED頭燈達整整四天之久。

葉綠素電池只要遇水即可運作,即使是尿液、鹽水、可樂等也能使它發電,未來若能結合 IC 晶片,可開發出遇水會發出音樂的尿布,或發出求救訊號的救生衣產品,成為兼具感應水份與發電雙重功能的產品,應用前景相當可觀。

更多『科學人』雜誌文章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轉載] 自家地下室 打造海底世界

轉載自:【人間福報】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1889

對於喜愛魚的民眾來說,聽到以下的新聞一定會超級羨慕這名英國男子。傑克‧希斯卡特(Jack Heathcote)從小就喜歡看魚,在自家地下室建造一個超大型水族箱,占地有五個房間大,可稱得上是英國最大的水族箱。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三十七歲的希斯卡特是一名舞蹈老師,他在十歲參觀水族館時就對魚產生瘋狂的情感。於是長大後他在家中地下室打造了一個寬三點八公尺、長三點九公尺、深二點一公尺的「水世界」,裡頭養了十多條「大塊頭」的熱帶魚,還有兩隻大海龜。水族箱水容量高達二點二萬公升,希斯卡特每次清潔需要更換五千四百五十五公升的水,花費他六小時。他說:「擦水族箱和換水的確比較費工夫,剩下事情就是餵魚,每隔兩、三天餵一次,每次大約三十分鐘。」

希斯卡特家中沒電視,坐在沙發上看著魚自得地游來游去是他最大的樂趣,他有時還會帶上護目鏡跳進魚缸擦魚缸內壁汙垢,與魚共舞。

欣賞圖片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