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轉] 智力的極限
文/福克斯(Douglas Fox)翻譯╱涂可欣 【科學人2011年第114期8月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諾貝爾獎得主、西班牙生物學家雷蒙卡厚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曾詳細描述昆蟲的神經解剖構造。他將昆蟲視覺處理神經元的微小線路比喻為精緻的懷錶,而哺乳動物則像肚裡空空的老爺擺鐘。的確,蜜蜂的腦僅有幾毫克,卻一點不比哺乳動物遜色,能在迷宮或自然景物中穿梭自如,想到這裡,就不禁讓人謙卑起來。雖然蜜蜂的腦細胞較少,卻似乎能將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象則是極端的反例。大象的腦是蜜蜂的500萬倍大,卻如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龐大的帝國一樣缺乏效率,信號從腦的一端傳到另一端,或是從腦傳到腳,所需時間是蜜蜂的100倍,使得大象得減少仰賴反射,行動較遲緩。
人類智能可能已經接近演化的極限。各項研究顯示,可以讓我們變聰明的細微改變,大多數都會面臨物理定律設下的限制。繼續閱讀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諾貝爾獎得主、西班牙生物學家雷蒙卡厚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曾詳細描述昆蟲的神經解剖構造。他將昆蟲視覺處理神經元的微小線路比喻為精緻的懷錶,而哺乳動物則像肚裡空空的老爺擺鐘。的確,蜜蜂的腦僅有幾毫克,卻一點不比哺乳動物遜色,能在迷宮或自然景物中穿梭自如,想到這裡,就不禁讓人謙卑起來。雖然蜜蜂的腦細胞較少,卻似乎能將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象則是極端的反例。大象的腦是蜜蜂的500萬倍大,卻如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龐大的帝國一樣缺乏效率,信號從腦的一端傳到另一端,或是從腦傳到腳,所需時間是蜜蜂的100倍,使得大象得減少仰賴反射,行動較遲緩。
人類智能可能已經接近演化的極限。各項研究顯示,可以讓我們變聰明的細微改變,大多數都會面臨物理定律設下的限制。繼續閱讀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母難日_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一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妳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妳說的
第二次妳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 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迴盪了整整三十年,
妳都曉得
我都記得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二 矛盾世界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三 天國地府
每年到母難日
總握著電話筒
很想撥一個電話
給久別的母親
只為了再聽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麼號碼
何況她已經睡了
不能接我的電話
「這裡是長途臺
究竟你要
接哪一個國家?」
我該怎麼回答呢
天國,是什麼字頭
地府,有多少區號
那不耐的接線生
卡撻把線路切斷
留給我手裡一截
算是電線呢還是
若斷若連的臍帶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夠說些什麼
「這世界從你走後
變得已不能指認
唯一不變的只有
對你永久的感恩」
-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妳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妳說的
第二次妳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 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迴盪了整整三十年,
妳都曉得
我都記得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二 矛盾世界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三 天國地府
每年到母難日
總握著電話筒
很想撥一個電話
給久別的母親
只為了再聽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麼號碼
何況她已經睡了
不能接我的電話
「這裡是長途臺
究竟你要
接哪一個國家?」
我該怎麼回答呢
天國,是什麼字頭
地府,有多少區號
那不耐的接線生
卡撻把線路切斷
留給我手裡一截
算是電線呢還是
若斷若連的臍帶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夠說些什麼
「這世界從你走後
變得已不能指認
唯一不變的只有
對你永久的感恩」
-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買沙發
剛外子撥了通長途電話到英國來,說看見一款很棒的沙發,
由於他言語興奮,我便沒跟他說我頭痛了一天,躺在床上,醒著時,都在想他….
聽著他反覆的分析說明,還強調是實木的,老板說可以用一百年。
看來他真的很鍾意,只是在猶豫要買兩人座還是要改大一些。
我說:"兩人就夠了,放我們家剛好,你決定好就好。"
他高興應和著説:"好啊好啊,那我們就抱著這張沙發,守在一起一輩子。"
聽了這話,頭痛就更微不足道了,
我可要努力讓自己身體更好一些,才能和外子相守到老,是不?
當然,會有人哪酸說:男人的話能信一時,不帶保證。
但我想:他都能信老板說的話,我當然要信他囉,尤其是這麼不經意說出的話。
我以前問過他變心的問題,
他說:我們都一直在變,他無法給保證,
但只要我們的生活網都是織在一起,且同步都有成長,
我們應該很難會要分開的,
把每一個片刻都過好,都用心去愛著,加在一起就是一輩子了。
我真心同意,
人生無常,珍惜每一刻比話恆久來得重要多了。
由於他言語興奮,我便沒跟他說我頭痛了一天,躺在床上,醒著時,都在想他….
聽著他反覆的分析說明,還強調是實木的,老板說可以用一百年。
看來他真的很鍾意,只是在猶豫要買兩人座還是要改大一些。
我說:"兩人就夠了,放我們家剛好,你決定好就好。"
他高興應和著説:"好啊好啊,那我們就抱著這張沙發,守在一起一輩子。"
聽了這話,頭痛就更微不足道了,
我可要努力讓自己身體更好一些,才能和外子相守到老,是不?
當然,會有人哪酸說:男人的話能信一時,不帶保證。
但我想:他都能信老板說的話,我當然要信他囉,尤其是這麼不經意說出的話。
我以前問過他變心的問題,
他說:我們都一直在變,他無法給保證,
但只要我們的生活網都是織在一起,且同步都有成長,
我們應該很難會要分開的,
把每一個片刻都過好,都用心去愛著,加在一起就是一輩子了。
我真心同意,
人生無常,珍惜每一刻比話恆久來得重要多了。
Labels:
雜感
Facebook上的「高一了~ 父母還(ㄏㄨㄢˊ)自由來」討論版
前幾天,在Facebook參加了一個叫「高一了~ 父母還(ㄏㄨㄢˊ)自由來」的討論版
裡面戰況激烈,充滿渴求自由的高中生的吶喊,
我這個向來支持歸還孩子自由獨立的「老生」,也忍不住上去挺一下年青人
Part 1
---給父母們------
高中是時候放手了,
孩子是即將揚帆而去的船,
或許您會擔心他們驚不住風浪而將船限制在港灣,
但有經驗的船長都知道,航海技術學自大海而非港灣。
請給予支持信任和暢通的溝通管道,
他們的自重,來自你的尊重。
---給渴望自由的高中生------
等你們深深愛上一個人,
再狠狠被要求分手後,
或許你們會更能理解父母那難以放手的各種瘋狂舉動。
他們需要時間學習與調適---
目送你那"頭也不回"的背影。
追求自由與獨立的人生,是一輩子的課題,
每個階段的人,要的自由都不同。
如果你準備好要獨立了,愈早開始愈好。祝大家:
早日擁抱自由!
========================================
當然,這麼盛大的活動(三週兩萬人),很快也引起父母的注意,紛紛加入討論,
辜且不論父母方po文的受歡迎程度,要先給這些跟得上潮流的爸媽按個「讚!」
"跟上"是溝通的第一步。
為回應父母方,於是有了Part 2:
我有一對十分尊重子女個人意願的父母,連高中念哪?住哪?大學選哪?愛嫁給誰,
都只是淡淡的一句"你想清楚了嗎?自己做好決定,不要後悔就好了"
剛開始覺得好酷,後來才察覺到他們好多次欲言又止的擔憂…
原來他們也年少過,知道年輕人可能會闖出自己無法承擔的禍, 所以擔憂;
也因為曾經年少,所以知道唸也沒用,因此強忍住不唸。
他們自己正是因為年少的一個衝動決定,過上亂七八糟的中年,
我忍不住問母親:"你就這麼放心讓我自己作主?"
母親答:"我從來都沒放過心!但,誰不會犯錯,重點是,我希望你無悔。
你願意來問我,表示你徬徨了,我會很樂意把我在哪跌倒過告訴你;
你不願來問我,表示你把事情與可能的結果都想清楚了,那我就該相信你,不是嗎?"
自此之後,我學會勇敢與樂觀的面對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失敗,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不快樂,父母心頭會疼。
=========================================
當然也有爸媽上來伸冤,說不是自己愛管,責任之所在也。
以Part 3 回應之:
的確,看過好多父母,為了孩子---這甜蜜的負擔---調整或甚至放棄自己大好的人生。
孩子童年時期,那甜美聰穎的模樣,也曾經讓父母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然而,現階段的孩子,正透過青春風暴期在告訴父母:
他是一個即將脫離母體的個人了,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
父母如果把孩子的人生幸福,與自己為人父母的成敗連在一起,
會更不利於雙方的自由訴求。
父母固然有再大的生、教、養之恩情,
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個體前,孩子是很難真正理解的(由其是少數不當教養的父母)。
換句話說,
現階段是孩子看開了,決心不再依賴父母,父母還放不了手;
下一個階段是父母總算看開了,決心不再依賴子女,
子女反而放不下手,情願再多點時間能牽著您的手。
(這是如果幸運的話,不過你真能看開了,也就沒差了)
Part 4
轉貼一篇在網路流傳一年多的文章,作者:不詳
1 歲時說「媽咪,我愛妳」
10歲時說「媽~ 吼~隨便啦」
16歲時說「我媽真的很煩」
18歲時說「我想要離開這個家」
25歲時說「媽,妳當時是對的」
30歲時說「我想要去我媽家」
50歲時「我不想要失去我媽」
70歲時「只要我媽還能在這,我願意為了我媽放棄一切」
.
.
.
.
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媽媽
[已成家的請點這]
=================================
忘了誰說過,
愛啊,不是說啊說,是行動-------
愛,就是決定要去承擔這一輩子的牽絆
形體上或許自由了,心底永遠是牽掛着。
- [End] -
裡面戰況激烈,充滿渴求自由的高中生的吶喊,
我這個向來支持歸還孩子自由獨立的「老生」,也忍不住上去挺一下年青人
Part 1
---給父母們------
高中是時候放手了,
孩子是即將揚帆而去的船,
或許您會擔心他們驚不住風浪而將船限制在港灣,
但有經驗的船長都知道,航海技術學自大海而非港灣。
請給予支持信任和暢通的溝通管道,
他們的自重,來自你的尊重。
---給渴望自由的高中生------
等你們深深愛上一個人,
再狠狠被要求分手後,
或許你們會更能理解父母那難以放手的各種瘋狂舉動。
他們需要時間學習與調適---
目送你那"頭也不回"的背影。
追求自由與獨立的人生,是一輩子的課題,
每個階段的人,要的自由都不同。
如果你準備好要獨立了,愈早開始愈好。祝大家:
早日擁抱自由!
========================================
當然,這麼盛大的活動(三週兩萬人),很快也引起父母的注意,紛紛加入討論,
辜且不論父母方po文的受歡迎程度,要先給這些跟得上潮流的爸媽按個「讚!」
"跟上"是溝通的第一步。
為回應父母方,於是有了Part 2:
我有一對十分尊重子女個人意願的父母,連高中念哪?住哪?大學選哪?愛嫁給誰,
都只是淡淡的一句"你想清楚了嗎?自己做好決定,不要後悔就好了"
剛開始覺得好酷,後來才察覺到他們好多次欲言又止的擔憂…
原來他們也年少過,知道年輕人可能會闖出自己無法承擔的禍, 所以擔憂;
也因為曾經年少,所以知道唸也沒用,因此強忍住不唸。
他們自己正是因為年少的一個衝動決定,過上亂七八糟的中年,
我忍不住問母親:"你就這麼放心讓我自己作主?"
母親答:"我從來都沒放過心!但,誰不會犯錯,重點是,我希望你無悔。
你願意來問我,表示你徬徨了,我會很樂意把我在哪跌倒過告訴你;
你不願來問我,表示你把事情與可能的結果都想清楚了,那我就該相信你,不是嗎?"
自此之後,我學會勇敢與樂觀的面對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失敗,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不快樂,父母心頭會疼。
=========================================
當然也有爸媽上來伸冤,說不是自己愛管,責任之所在也。
以Part 3 回應之:
的確,看過好多父母,為了孩子---這甜蜜的負擔---調整或甚至放棄自己大好的人生。
孩子童年時期,那甜美聰穎的模樣,也曾經讓父母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然而,現階段的孩子,正透過青春風暴期在告訴父母:
他是一個即將脫離母體的個人了,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
父母如果把孩子的人生幸福,與自己為人父母的成敗連在一起,
會更不利於雙方的自由訴求。
父母固然有再大的生、教、養之恩情,
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個體前,孩子是很難真正理解的(由其是少數不當教養的父母)。
換句話說,
現階段是孩子看開了,決心不再依賴父母,父母還放不了手;
下一個階段是父母總算看開了,決心不再依賴子女,
子女反而放不下手,情願再多點時間能牽著您的手。
(這是如果幸運的話,不過你真能看開了,也就沒差了)
Part 4
轉貼一篇在網路流傳一年多的文章,作者:不詳
1 歲時說「媽咪,我愛妳」
10歲時說「媽~ 吼~隨便啦」
16歲時說「我媽真的很煩」
18歲時說「我想要離開這個家」
25歲時說「媽,妳當時是對的」
30歲時說「我想要去我媽家」
50歲時「我不想要失去我媽」
70歲時「只要我媽還能在這,我願意為了我媽放棄一切」
.
.
.
.
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媽媽
[已成家的請點這]
=================================
忘了誰說過,
愛啊,不是說啊說,是行動-------
愛,就是決定要去承擔這一輩子的牽絆
形體上或許自由了,心底永遠是牽掛着。
- [End] -
Labels:
雜感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轉] 考試沒教的事-----同理心
作者 梁玉芳、賴素鈴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
『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
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
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
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
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
「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
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
「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
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
「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
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
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
「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
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
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
「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
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
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
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註】
「何不食肉糜?」乃是出自晉惠帝司馬衷 的「千古名句」。話說晉惠帝執政時,天災人禍不斷,很多百姓沒飯吃,活活餓死。惠帝聽見臣下報告這件事,同情之餘也大惑不解,問道:「何不食肉糜?」意即那些飢民沒飯吃,為甚麼不用碎肉煮粥來吃呢?<--------~(・・?)米都沒,哪來的肉?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
『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
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
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
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
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
「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
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
「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
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
「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
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
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
「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
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
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
「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
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
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
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註】
「何不食肉糜?」乃是出自晉惠帝司馬衷 的「千古名句」。話說晉惠帝執政時,天災人禍不斷,很多百姓沒飯吃,活活餓死。惠帝聽見臣下報告這件事,同情之餘也大惑不解,問道:「何不食肉糜?」意即那些飢民沒飯吃,為甚麼不用碎肉煮粥來吃呢?<--------~(・・?)米都沒,哪來的肉?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Above and Beyond---4Cs學習
4Cs –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4Cs = 溝通協調、合作、批判式思考、創意
點下圖看動畫
2011/08/01 retrieved from:
http://www.p21.org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4Cs = 溝通協調、合作、批判式思考、創意
點下圖看動畫
2011/08/01 retrieved from:
http://www.p21.org
^__^
[分享到臉書] . [推至Twitter]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