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寫給中國學生家長的信
作者:李開復 先生 (Google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總裁)
出處:http://fjtct.now.cn:7751/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4335_2.html
..........................(p.s.)由於自簡體翻過來,如用詞有誤,請不吝指教.
寫了四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後,許多學生問我:
“開復老師,你為什麼不寫一封信給我們的父母呢?做為一個父親,
你可以分享你教育子女的理念和經驗。”
做為一個熱衷教育的父親,我確實有不少關於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
對這封信我一直猶豫,因為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多位同學多次的
鼓勵下,我問他們:“如果我寫了這麼一封信,你們會希望我說什麼
呢?”他們說: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們長大了,真的可以照顧自己。就讓我們自己
碰碰釘子吧。”
“告訴我的父母:你們對我的期望好高,我總是達不到,覺得對不起
你們。我希望你們能夠接受一個平凡的我。當你們看到我已盡力而為
後,可否鼓勵鼓勵我?”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不想做一個讀書的機器,我想找到自己的興趣,
希望父母能支持。”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真的好想和我的父母成為朋友,但是我不知如何
啟口。”
聽到了這麼多充滿感情和期望的話,我提起了筆,開始寫我對這些話
的看法和我對教育的理念。我的理念就是:如何培養一個理智講理、
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然後和他成為
無所不談的朋友。
======================================================
中國的家長:
最重要的不是你認可多少我這些理念,而是希望你知道你的孩子心中
有話。如果這封信能夠促使一些家長問問你們的孩子心裏的話,彼此
溝通理解,甚至成為“朋友”,那麼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達到了。
一、培養理智講理的孩子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
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
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不
就是我們所要的嗎?雖然我相信啟發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
要管教,需要規矩。孩子的成長需要啟發,也需要管教。孩子需要
培養自信,也需要學習自省。
我對“規矩”的定律有四個:
(1)定好規矩,但是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
(2)在規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違背了規矩,孩子將接受已事先講好的懲罰;
(4)規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啟發的作用。
另外,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的機會,但是多用正面的例子,少
用負面的例子。如果你想教孩子“見到長輩要主動起立招呼“,那
你就自己必須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很嚴
厲,自己卻沒有首先做到,是不能贏得孩子信服的。尤其在人格塑
造方面,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誠信教育,獨立人格和思想的
培養,這些家長個人的表現直接影響孩子。所以除了用例子或故事
(不要用說教!)來教導孩子,還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了負面的作法。
在人格的塑造方面,有的家長本身就很迷茫。比如誠信、正義等等
,因為現實生活中堅持這些往往會吃虧,許多學生走向社會後也慢
慢放棄了這些。所以,我覺得要提醒中國的家長,眼光要放長遠,
中國已經走向國際的舞臺,要以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判斷
生活中的現象,不要做負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輸負面的思想。
父母能多給孩子寬鬆的成長環境,只是在孩子碰到困惑時,給以建
議,多引導孩子,多和他們溝通,而不是強加給孩子某種願望。
培養成功學習的孩子,在今天這應試的學習環境裏,我們很難對課業
成績不在乎。但是,孩子在這環境裏的壓力很大,我們要盡量體諒
他們。不要對孩子希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一定要在
孩子身上實現,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或者有沒有天賦。太高的,
不合理的期望都只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和對不起父母的罪惡感。
不要把成績看太重,只要盡了力就好。不必要求老是考第一,只要
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可以了。紮好基礎和真的理解為什麼遠遠比成
績重要。
盡量讓你的期望合理化。你可以要求他慢慢地做得比現在好一點,
讓他慢慢進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的目標,孩子可能會
根本放棄了。盡量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轉成對孩子的建議。當然
這不是說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闖不去履行適當的約束權,而是盡量
正確的引導。盡量不要把孩子和別人比。這樣會培養孩子的競爭
心理,有礙於以後步入社會需要的團隊合作。學習時不要只重視
書本裏的死知識。在我的《做最好的你自己》一書中,我曾解釋
四個學習的境界:
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掌握課本上的內容,知道
問題的答案;
境界二、舉一反三:具備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能夠
舉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境界三、無師自通:掌握了自學、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沒有老師
輔導的情況下主動學習;
境界四、融會貫通: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於生活和工作實踐,
懂得做事與做人的道理。
做為父母,希望你能夠把握每一個機會,幫助孩子提升學習的境界,
從死背升華到融會貫通。鼓勵孩子去圖書館和網絡學習和獲取知識。
網絡雖龐大精深,有最好的學習英語的互動工具,有美國麻省理工
大學的所有課程,有“開復學生網”的學生互助社區,但是也有很
多負面的誘惑,所以最好家長幫助誘導孩子在網絡上的學習。鼓勵
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不只是為了分數。比如有一次我女兒考試時,
有一題她認為對了一半,但是被算全錯。我要她去問老師,但是她
說老師不會給她加分。我就用這個機會解釋給她聽,去問老師的目的
是學習,不是加分。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而不是只要考試成績好就可以了,要鼓勵他馬
上用到學過的知識,讓他知道學這些知識對他自己的生活是有用的,
而不是為了考高分才學。你應該記得,死背歷史年代、數學公式,
是多麼地枯燥呀!如果沒有使用,那些我們當年死背的東西早就還
給老師了。我建議你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和你的孩子一起做一些
“實踐”的學習。例如,在我的孩子學指數的概念時,我們就拿她
的銀行存褶,一年一年的復利累計下,她將來多麼富有呀!當我的
孩子在學美國歷史時,我教她了一個生動的作業,用電腦動畫和我
們倆“生動”的配音,重現了美國歷史的一個片斷。有一句格言說:
“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就是
這個意思。
最重要的是要啟發孩子主動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我會和老師配合
幫助孩子自己立定學習的目標,自動自發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我大女兒上的中學,每半年會要求學生立定一個學習的目標,半年
後衡量有沒有達到。以前我女兒比較害羞,有些問題上可是沒有
聽懂但是也不發問。所以他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上課時一定要
發問,把不懂得問題問懂,每天下課時衡量自己有否做到。後來
達到了這個目標,但是除了發問,她上課不參加討論。在下一個
目標,她就訂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舉手參加討論。
二、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深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
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導致了孩子有很大的
依賴性。也有些父母會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是這通常會使很
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二十一世紀將是
“自主選擇”的世紀。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ker)
指出:因為信息時代取代工業時代、世界無邊的競爭、放權自由的
管理模式,“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
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裏,
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進入了社會後,
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板,自己的
公司,創業還是加入公司,學工還是學商...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
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感、選擇能力、判斷力。一個孩子如果長大
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作決定或做事情,
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你的孩子要在這樣的
社會裏生存、競爭、成功。所以他必須學會自主選擇的能力。
當 Google的創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裏•佩奇
(Larry Page)在電視上被訪問時,記者問他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
哪一所學校,他們並沒有回答史丹佛大學或密西根大學,而回答的
是“蒙特梭利小學”自由自在的學習,沒有任一消極輸入的方式。
在蒙特梭利教育的環境下,他們學會了“自己的事,自己負責,自
己解決”是這樣的積極教育方式賦予了他們鼓勵嘗試,積極自主,
自我驅動的習慣,因而帶來了他們的成功。
如何培養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個“要”和五個“不要”:
1)_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
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責任,讓別人替他們收拾
殘局。讓他們經過失敗學習,不要什麼都想幫孩子做。可以幫助
分析自省,可以告訴他你會怎么做,以幫助增加孩子的判斷力。
2)_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雖然你很確定該
怎麼做,但是你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決定。他從
自己錯誤的學習得比從你正確的指導還要多。讓孩子知道有些事
情父母提供意見,但是最後決定在於你,而且隨著你的長大,這
些事情會越來越多。我記得我五歲時,父母要我讀幼兒園,但是
我想讀小學,於是他們把選擇權給了我:“考上了就讓你讀。
”這件事我會終生記得,因為那時我第一次理解我一個五歲的
小孩居然有選擇。我特別珍惜這個選擇,於是我自主地讀書,
真的考上了。
3)_要培養孩子的負責心。多指導,少批評。劉墉說:“以前我也
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後來我發現這其實培養了他做事
不負責任的習慣。而且父母的過度包辦,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
不懂得珍惜。”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面的溝通和同意
(例如:“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的房間整理乾凈”,而不是“你房
間又亂七八糟了”)。當孩子沒做到時,讓他自己理解自己負責
的重要性。
4)_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麼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
失敗也沒關係。
5)_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童欣在微軟亞洲
研究院中以負責著名。他小時在學校犯錯後,媽媽甚至沒有一句
責備。“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她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睛,語氣
溫和:“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說:
“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1)_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
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有一片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
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
“不准玩”,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
就可以玩,但是一週至多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
“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
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
的事。
2)_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
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
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堅強。
3)_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
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4)_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除了培養
獨立能力,也可以增加責任感和自信。
5)_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覺得
自己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從。不要
什麼事情都說“不”,給孩子一個機會。培養自信積極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的潛力的“放大鏡”。正如範德比爾特所說:
“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 而沒有信心的人,
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
成長在一個期望高,只有批評沒有誇獎的環境的孩子很難得到
自信。相對來說,一個積極誇獎、正面回饋的環境會激發孩子
的自信。我剛來美國時,因為背數學公式的能力讓老師說我是
“數學天才”。雖然我心裏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數學天才,
只是把以前死記硬背的東西搬了出來,但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開始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努力學習英文和數學,並真的在全州
數學競賽中拿到了冠軍。
給孩子正面的回饋。讓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
我小女兒小時常跟我說“我好笨”,其實她一點都不笨,只是
惡意的同學中傷。於是,我慢慢培養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記
寫得很好,就誇獎她,鼓勵她再多寫一點。她寫出興趣後,居然
自己寫了一本“自傳”,到處給人看,還放到了我的網站上的
《個人背景》裏。(這個時候我覺得她該學點謙虛了!)
自信是需要逐步培養的,所以你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做一個長期的
可衡量的計劃。就像我前面提到女兒發言的例子。我和她制定了
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
就有獎勵。然後,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一年後,老師注意
到,她對課堂發言有了足夠的自信。
首先,你要先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在美國小學做過一個針對
十八個學生的試驗,讓老師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個孩子是有
“ 最佳發展前途”的(雖然孩子是隨機挑的)。因為相信孩子
出色,老師常給孩子正面評價。結果真的激發了他的自信,讓這
十八個學生表現得比原來的期望高。所以,你如果希望孩子有自
信,首先你要相信他的能力。
如果你想培養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
多做肯定性評價:“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對你有信心”、
“你做得真出色”...。卡耐基在他的人際交流課程中曾提過這樣
的一個例子...。如果要改變一個孩子讀書不專心的態度,我們可
能會這麼說:“約翰,我們真以你為榮,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
‘但是’假如你在代數上再努力點兒的話就更好了。”在這個例子
裏,約翰可能在聽到“但是 ”之前,感覺很高興。馬上,他會
懷疑這個讚許的可信度。對他而言,這個讚許只是要批評他失敗的
一條設計好的引線而已。可信度遭到曲解,我們也許就無法實現
我們要改變他學習態度的目標了。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只要把
“但是”改成“而且”,就能達到我們的目標了:“約翰,我們真以你
為榮,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學期繼續用功,
你的代數成績也會很出色。”
培養快樂感性的孩子。有位學生問我“是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我的
接班人?”我對這個問題很訝異。我的回答是:“我只希望我的
孩子快樂,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找到
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潛力,才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
成績不是很突出但進入哈佛的湯玫捷說:“不要相信成才公式,
因為我們是野生植物,不是園林植物。每個人獨特的優點就是
自信的源泉。”去幫助你的孩子發覺他的獨特的優點吧!
一個人的快樂和他是否能做他有興趣的事是有相當大的關係的。
根據美國對1500名商學院的學生長達二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追逐
興趣並發掘自身潛力的人不但更快樂,而且更容易得到財富和
名利的眷顧,因為他們所從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他們
更加有動力、有激情將事情做到完美的狀態——即便他們不能
從這件事中獲取財富和名利,他們也會得到終生的快樂和幸福。
做為家長,我們會鼓勵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她的興趣上。比如,
我大女兒喜歡看小說,我們就每週挑一本有意思的但是也有教育
意義的書給她看,這些年她已經看了上千本書,而且她的英語總是
考滿分。我二女兒喜歡寫作和畫圖,我們就教她用計算機寫她喜歡
寫的東西,然後加上圖片、照片,變成一本書,印成漂亮的彩色版,
送給親友。對孩子沒有興趣的課,我們只要求盡力地準備,盡力地
學習,對成績沒有特別的要求。很多家長讓孩子去學鋼琴,練跳舞。
我認為有一些嗜好是很好的,可以幫助孩子身心發展,但是要適量。
有些學習是很苦的,所以我都會用“讓孩子有選擇”的方式和
孩子約法三章。當我的兩個孩子都對音樂表示興趣時,我們對
他們說:盡力學三個月,三個月後,他們如果盡了力,他們可以
決定要不要再學。結果,他們對音樂都沒有興趣,但是一個畫畫
有興趣,一個對戲劇有興趣。於是,我讓他們朝他們的興趣發展。
多讓孩子有與人相處的機會。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
說:“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
85%要依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從小就不會與人相處的小孩,
長大很難成功也很難快樂。
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除了喜與樂,怒和哀也是正常的反應。
讓孩子有機會散發他們的感情。如果孩子一哭,你不分青紅皂白
就是喝斥他:”不要哭!再哭、處罰就來了!”孩子表面會變
聽話,內心其實是掩藏了更多的恐懼──他怕他哭了,會失去
父母的愛、會被處罰。成長的經驗一再以壓抑、否定自我的情感
出現時,你可能可以教出一個聽話的孩子,卻很遺憾的,也是
一個缺乏自信、無法體諒別人情緒的孩子。所以,接受人世間
的一切吧──正面的、負面的;生、死;哭或笑。因為,這些
體會對我們的生命都一樣是有於優勢地位的孩子,也不會從這種
片面強調競爭的教育方式中獲益,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作為
天之驕子處處受到褒獎,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異乎尋常的優越感,
並因此忽視了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方面的鍛煉。
三、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麼地方?”她們會說:
“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願意和
他說。 雖然我的為人處世很多是學自我父親,但是父親在世時,
他沒有和我很親近。在他過世之後,我只能從我的母親、兄姐處
來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係。因為
這份遺憾,我盡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
她們說心裏話的父親。在你心裏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
很多孩子在十五歲或更早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當作大人來考慮,
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
完全的“家長”作風。比如理想、學習動力、玩耍、事業心、為人
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在這方面,我有四個建議:
(1) 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說八道。不要擺起架子,
做個“高高在上”的長輩。我的孩子小時每天聽了我的“胡謅”
的故事後才願意睡的。
(2) 對孩子說心裏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裏,也希望他也這麼
做。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3) 讓孩子知道他對你多重要,告訴他你多麼愛他,慷慨地
把你的時間分享給他,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
(4) 花些時間理解那些流行的東西。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
新電腦遊戲,我都會花一些時間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給你更多
的話題,另一方面告訴孩子你“在乎”。而且還可以讓你覺得
年輕些!把孩子當作朋友,和他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
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他做了什麼
“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
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
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如果你要做
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學習他的語言,而不是要求他學習你的
語言。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不接觸新的思想觀念,知識匱乏,
思想陳舊,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長應該盡量
多接觸點流行的東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飾,流行的
技術,流行的音樂,以減小代溝,創造彼此信任溝通的渠道。
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
平等的談心。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
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當孩子做了不合自己期望的
事情的時候,不要馬上發火,先聽聽孩子的理由。這是我很
喜歡的一首詩.它闡述了我的教育理念。在此和中國父母分享:
[你給孩子什麼?] By Dorothy Law Nolte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
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
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
中國青年的父母:我們的責任重大。今天中國的青年:
非常優秀,但是非常困惑。
非常聰明,但是不夠自信。
是多年來第一代能夠在平安的社會、完整的教育成長的一代。
出生在被信息鏟平的世界中,他們必須成為融會中西的精英。
有幸出生在擁有選擇的時代,但是時代並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
智慧。當然最重要的:中國的青年是我們的骨肉,我們的最愛,
我們的一切。這一個理由就足夠讓我們共勉,讓我們各自成為
“我能做到最好的父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