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What is the future for schools?

Retrieved from: 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education/7537596.stm



What is the future for schools?



By Mike Baker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far-reaching 1988 Education Reform Act, which was commemorated this week, seems an appropriate moment for a pause for reflection on where we should be heading with schooling.



The Act, which introduce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its associated school tests in England and Wales, was a pivotal moment.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unprecedented powers to decide what and how children should learn.



Ever since getting their hands on the levers of control, successive governments have never relaxed their grip.



But do we still need a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why are schools still based on a 19th century model when we are now several years into the 21st century?



As it happens, these were also the questions aired at a gathering of education experts I attended recently in the unlikely setting of the north tower of London's Tower Bridge.



The event was part of Horizontal - it stands for 'horizon scanning: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 a futurology project funded by the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and organised by Professor Stephen Heppell.



Bridge to the future



The issues it set out to address - what shape education should take in the future - are as relevant to England and Wales, and the rest of the UK, as they are to both advanc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re was a time when every country aspired to have a national airline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y felt the need for a national curriculum



The setting was inspirational and apt. We were inside Tower Bridge, high above the river Thames at the heart of London, with road and river traffic teeming far below.



It was inspirational because it offered new perspectives on familiar and traditional objects.



It was apt because when Tower Bridge was designed it was an example of an innovative solution to a long-term problem: how to keep London's increasingly busy road traffic moving without disrupting a busy river port.



The experts ca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y were educators and economist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bankers and entrepreneurs. Some inhabited the world of centralised, tax-funded government provision. Others belonged to the voluntary sector. Yet others were active in the for-profit world of private enterprise.



Discussion focussed around why schooling had failed to change radically when so many other spheres of life had been transformed.



As Professor Heppell noted there was a time when every country aspired to have a national airline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y felt the need for a national curriculum.



Globalisation



Now most have accepted there is no need for a government-owned, nationally branded airline. Why then do we still feel the need for our own distinctive national curriculum rather than taking a 'pick 'n mix' selection from the best bits of curricula around the world?



As Professor Heppell noted, modern economies do not try to do everything any more. There are just a handful of countries that continue with car-making, or try to excel at film-making. The rest import cars and films from those places acknowledged as the world's best.



So why don't we do the same in education. If a country, Finland for example, has found a schooling model that consistently leads the world, why don't we import it either wholesale or at least in parts?



Or, more radically, if a private school chain from Sweden or the USA has developed an effective model why don't governments hire them rather than persisting with their own failing models?



Is providing charitable donations of second-hand computers to school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really the best way to stimulate education reform? Or should governments offer contracts to the private sector to make investments in the country's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in return for a long-term payback as a more educated and prosperous nation starts to buy its products?



These are, of course, controversial questions. They raise ethical issues. They rarely prompt easy answers. But it does seem right to be asking them.



User-generated learning



As Professor Heppell pointed out other sectors have been transform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Take broadcasting, for example.



Two decades ago, or even less, it was nice and simple: the broadcasters made programmes for the audience. No one strayed much over the dividing line.



Now not only do the established broadcasters appeal for, and broadcast, 'user generated content', but they are losing out to the likes of You Tube where users provide their own material.



Or, closer to the world of learning, look at what has happened with encyclopaedias. Once families saved up to fill a whole shelf at home with several volumes. Then these were condensed onto a single CD-Rom for a smaller price. Now it is all free online and - with Wikipedia - you can even add your own entries.



So why has this not happened with schools? Why, despite the rhetoric about personalised learning, do we still have national curricula and national testing?



Why, for that matter, are schoolrooms still much the same in terms of size, shape and focus as they were 150 years ago when mass education began in Britain and learning methods were so different?



Political grip



One answer to emerge from the event was that, unlike many industries, education is still firmly in the grip of governments.



The consensus was that governments are generally not very good at innovation or risk-taking. Nor do they tend to take the long view (the sponsoring of this event by the DCSF being a notable exception) as they work to four or five year cycles.



Where new technologies have been used they tend to reinforce exis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rather than taking us off in new directions.



The model for schooling still very often involves gathering large numbers of children together into a single building, dividing them into groups by age, and placing an adult with some textbooks in front of them.



Yet the evidence around us shows that young people, and increasingly adults too, learn from their peers. If they want to find something out they go on the web, searching for a user group or search engine, rather than asking a nearby figure of authority.



Of course,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this. You can get the wrong, or false, answers. You can fail to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or its context. But shouldn't we take more note of how young people learn? When they get a new mobile phone or computer, they never read the manual. They learn by doing or by asking their peers in online communities.



This may not work for all young people but it can be great for those who find conventional schooling unbearable.



Take the 'Not School' initiative that has had great success with pupils who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school. Instead of putting them all together in a special unit, it created a virtual school, where pupils learned from home, interacting over the Internet.



So, 20 years on, is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still the right approach? Or is it time we broke out of a 19th century model of the teacher at the front of each class, delivering a prescribed curriculum, and constrained by regular pencil and paper national tests?



I don't know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but I'd be interested to hear yours. It's something to contemplate over the summer school holidays.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十二歲孩子架的部落格

這是班上孩子"強烈"推薦我參觀的網站:

http://blog.xuite.net/apps9660433/3



很吵嗎?[ 如果"是"...那代溝快來囉 ]

..............(p.s.關掉背景音樂,只留下一個歌曲播放器,會好一些)

嫉妒嗎?[ 孩子移情別戀,愛上偶像團體......誰年輕時不曾如此? ]

訝異嗎?功能/內容樣樣不缺.[ 對電玩世代的孩子們而言,這算小case ]

"既來之,則安之"

試著將"價值觀"擺兩邊,"親情"擺中間

聽聽孩子的生活圈在熱衷什麼?愛聽什麼音樂?流行哪些遊戲?傾吐哪些心聲?

他們的Playground已經不再是操場和兒童樂園了,

而是無邊無際的各類虛擬社群.



難怪他們的錯別字老改不過來,

原來,他們在網路上留言或寫日記,不管用多少錯別字,

他們的朋友都依然能理解他們想說的話,

更不會有人非要他寫"正確"了,才願意承認他的發言.



我們班有一個寶貝,經常因錯字而被我罰寫,現在想想,他真棒!

他仍非常努力(在學校時)儘量用"官方"文字書寫作業,

比起他在網站上留言時,32個字只對兩個,他真的盡力了.

然而他也迷惘了,一碰到鍵盤,他有絕對的書寫自由.

而這樣的自在感與發言自由是在學校不曾出現過的.



孩子總是這樣的,在我們以為漸能理解他時,

他又不斷再給我們推出更艱難的課程去學習.

政府也不用大費周章地推"終身學習"了,其實一但有了孩子,

我們就非得終身學習不可.不是嗎?

閱讀雜記

讓用心的老師可以被看見



讓老師有足夠的空白時間,聯繫情誼,發展文化,以鞏固凝聚力或相互傾聽勞務及加油打氣



疲於奔命與"應付"的靈魂,哪來的熱情呢?



多辦(非正式)活動/ 工作坊…分享交流



光短短的課室觀察而無深入的訪談與溝通, 是很難察覺問題背後的肇因——學童的困擾與肇因,多半來自原生家庭.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ing in post-modern society is vital important.



辦理家長研習與辦教師研習幾乎同等重要, 然而現實面卻難以推行,

因而教育改革多數事半功倍. 面對社會的急遽變化與世代間明顯的鴻溝所衍生的複雜教育問題,

感到擔憂的不光是教師, 家長更是手足無措, 四處打聽諮詢, 自成網絡,

試圖以其自成之庶民教育理論參與學校體制改革/監督教學品質.

而在顧客至上的潮流帶動下, 衍生出不少親師衝突, 更使看得更深遠的教師們

感到教育之無法中立與堪虞的品質(因為有時間/有能力和有企圖參與教育品質監督之家長,

所認定之品質未必有利於大多數學子及國家未來發展).

教育畢竟不是產品, 不是消費者說好,便是好.

教育是專業, 是教育學者專家們得要站得高遠,看得深長而為國家擬下的百年大計.

或許曲高和寡, 難以服眾, 但任由”眾說紛云”政治籌碼式教改來左右下一代未來, 就可行嗎?

親職教育絕對是國家該擔起的重責. 教育民眾具國際觀與合未來性的親職教養觀念,

其重要性絕不雅於培育優秀的師資或教師在職研習.

任由媒體渲染下的教育觀, 恐怕比中央集權教育還更具殺傷力.



孩子是需要時間陪伴與被傾聽的



遇到一位好校長和能擁有一段美滿婚姻一樣, 是機運——可遇不可求, 更何況四年一任.



資訊的流量已大過光速.我們要教會孩子的不再是固定的成功模式,

而是面臨問題時,"到哪裡"去尋求解答,學會辨別資料"真偽",以及"自學進化"的能力.



科技發展速度的惶恐+被淘汰的壓力+對知識的渴求+與強烈的溝通分享需求=手機之極速普及.

面臨資訊洪災(Information flooding) 書本成了救命浮桶, 人人爭相攫奪.



…現今的世界不知怎麼了,出版商不見得完全了解所發行的書籍內容,
賣書的店家彷彿也不太在乎書中寫什麼,
更糟的是連有些作者也非全然明白自己所寫的東西…(佚名)



人定不勝天



真不該將”行動能量”(Blanke, 1993), 消耗在抗爭與抱怨.



We should demonstrate a right attitude to the changing world, the respecting characters, the way to tell the truth and justice from the massive information.



透過對自身下一代的省思與憂心, 有助於提升教師對學校教改參與度.



教學活動多元化有助於改變偏差行為.



教改之終極決定權在教師; 資源之終極決定權在校長. 當一校之長是”馬”而非”狼”時, 誰該(能)拉動牠之韁繩? 家長會是否有能力去制衡一個功能失調(Dysfunctional)的學校?



Manager是解決問題的人; Leader是決定戰場的人.



在學校失衡時, 教師會選擇收起(向上)溝通的吊橋, 關起城門, 保衛好自己班的學生.



一個教育政策的錯誤會害死一代的人.


為人父母者, 可以生活苦一點, 可以享受少一點, 如果我們僅能要求一項, 那無非希望下一代能過得比我們好. 如果連教育體制與品質都無法被人民所信任, 那是連人民最後的一線希望都玩弄於股掌. 這只會間接逼走知識份子—被視為本世紀最重要的資產, 弱化國力.



為什麼納稅義務人要花兩倍的錢教育下一代? 正規教育+補習教育



經濟不景氣&貧窮化走向將持續, 教育政策應視”少子化”與”教師過剩”問題.



有誰規定一班只能有一位老師? 老師只能是站在台前那一位? 老師是教書的? 老師可以是站在媒體前那一位, 可以是虛擬的那一位, 可以是做內部教育研究或教材開發那一位, 可以是教材多媒體化的那一位, 可以是生活導師, 可以是做親職進修或理念推廣的那一位, 可以是學生本身…



在研究兒童心理學之際, 當不可忽略教師心理需求. 他們也在學習, 亦正如孩童般, 有著無比熱情, 無限創意, 希望被肯定, 重視同儕情誼, 需要有共同作品與空白時間來讓這種情誼, 轉化為知識力與凝聚力.



促進團隊中大多數個體能省思,願溝通: Spring/ Morale/ Input/ Debate/ Share Flow experience



Facts are not everything. Dreams, ideas, questions, values, concerns…make our lif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慢才能思考; 廣才能內省; 空才能裝得下有.

不下課的一天

今天真是慘烈的一天,

和孩子們賭氣賭了一整天.身心俱疲.

我想他們也都不好過?



許多我們認為的美德,在孩子身上顯少發現,

這並不令我驚訝,因為時代不同了,真的不同了.



困擾著我的是:我自身的矛盾,

愛之深,究竟該不該責之切?

嚴厲的指責就能導正孩子們的行為嗎?

和氣的循循善誘,趕得上他們思想上的快速蛻變嗎?



我不得不承認,現為人知的教育理論,教育觀念......

已然都是屬於過去式的研究.

有幾位現今的學者,對於"現代"的孩子做過研究?

有哪些實用的理論是針對e世代的這一群?

現今的孩子"進化"得太快,

他們讀什麼?看什麼?玩些什麼?e-mail都傳些什麼?被哪些媒體影響?

我們身為老師/家長的,真懂嗎?



我十分擔憂,也很希望找到出口,

我真的希望,能有許多家長,願意和我一起,

多花一些時間,注意孩子們的感受,

了解他們如何接收訊息?如何被環境影響?如何解讀世界?



我們不能再拿父母親教養我們的方式去要求下一代,

e世代,沒有教科書可參考,沒有舊學理能解釋

我們需要再學習,再傾聽,再多花一些時間在孩子身上.

老師能做到的,我會盡力,

但孩子到頭來,最殷切盼望的:還是"父母親的認同"與關懷.

請務必多花時間,留心孩子行為/態度/想法上的變化,



願共免之.










轉載:寫給中國學生家長的信

轉載:寫給中國學生家長的信

作者:李開復 先生 (Google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總裁)

出處:http://fjtct.now.cn:7751/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4335_2.html

..........................(p.s.)由於自簡體翻過來,如用詞有誤,請不吝指教.





寫了四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後,許多學生問我:

“開復老師,你為什麼不寫一封信給我們的父母呢?做為一個父親,

你可以分享你教育子女的理念和經驗。”



做為一個熱衷教育的父親,我確實有不少關於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

對這封信我一直猶豫,因為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多位同學多次的

鼓勵下,我問他們:“如果我寫了這麼一封信,你們會希望我說什麼

呢?”他們說: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們長大了,真的可以照顧自己。就讓我們自己

碰碰釘子吧。”


“告訴我的父母:你們對我的期望好高,我總是達不到,覺得對不起

你們。我希望你們能夠接受一個平凡的我。當你們看到我已盡力而為

後,可否鼓勵鼓勵我?”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不想做一個讀書的機器,我想找到自己的興趣,

希望父母能支持。”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真的好想和我的父母成為朋友,但是我不知如何

啟口。”



聽到了這麼多充滿感情和期望的話,我提起了筆,開始寫我對這些話

的看法和我對教育的理念。我的理念就是:如何培養一個理智講理、

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然後和他成為

無所不談的朋友。

======================================================



中國的家長:



最重要的不是你認可多少我這些理念,而是希望你知道你的孩子心中

有話。如果這封信能夠促使一些家長問問你們的孩子心裏的話,彼此

溝通理解,甚至成為“朋友”,那麼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達到了。





一、培養理智講理的孩子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

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

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不

就是我們所要的嗎?雖然我相信啟發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

要管教,需要規矩。孩子的成長需要啟發,也需要管教。孩子需要

培養自信,也需要學習自省。



我對“規矩”的定律有四個:

(1)定好規矩,但是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

(2)在規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違背了規矩,孩子將接受已事先講好的懲罰;

(4)規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啟發的作用。



另外,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的機會,但是多用正面的例子,少

用負面的例子。如果你想教孩子“見到長輩要主動起立招呼“,那

你就自己必須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很嚴

厲,自己卻沒有首先做到,是不能贏得孩子信服的。尤其在人格塑

造方面,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誠信教育,獨立人格和思想的

培養,這些家長個人的表現直接影響孩子。所以除了用例子或故事

(不要用說教!)來教導孩子,還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了負面的作法。

在人格的塑造方面,有的家長本身就很迷茫。比如誠信、正義等等

,因為現實生活中堅持這些往往會吃虧,許多學生走向社會後也慢

慢放棄了這些。所以,我覺得要提醒中國的家長,眼光要放長遠,

中國已經走向國際的舞臺,要以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判斷

生活中的現象,不要做負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輸負面的思想。

父母能多給孩子寬鬆的成長環境,只是在孩子碰到困惑時,給以建

議,多引導孩子,多和他們溝通,而不是強加給孩子某種願望。



培養成功學習的孩子,在今天這應試的學習環境裏,我們很難對課業

成績不在乎。但是,孩子在這環境裏的壓力很大,我們要盡量體諒

他們。不要對孩子希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一定要在

孩子身上實現,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或者有沒有天賦。太高的,

不合理的期望都只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和對不起父母的罪惡感。

不要把成績看太重,只要盡了力就好。不必要求老是考第一,只要

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可以了。紮好基礎和真的理解為什麼遠遠比成

績重要。



盡量讓你的期望合理化。你可以要求他慢慢地做得比現在好一點,

讓他慢慢進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的目標,孩子可能會

根本放棄了。盡量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轉成對孩子的建議。當然

這不是說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闖不去履行適當的約束權,而是盡量

正確的引導。盡量不要把孩子和別人比。這樣會培養孩子的競爭

心理,有礙於以後步入社會需要的團隊合作。學習時不要只重視

書本裏的死知識。在我的《做最好的你自己》一書中,我曾解釋

四個學習的境界:

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掌握課本上的內容,知道

問題的答案;

境界二、舉一反三:具備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能夠

舉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境界三、無師自通:掌握了自學、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沒有老師

輔導的情況下主動學習;

境界四、融會貫通: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於生活和工作實踐,

懂得做事與做人的道理。



做為父母,希望你能夠把握每一個機會,幫助孩子提升學習的境界,

從死背升華到融會貫通。鼓勵孩子去圖書館和網絡學習和獲取知識。

網絡雖龐大精深,有最好的學習英語的互動工具,有美國麻省理工

大學的所有課程,有“開復學生網”的學生互助社區,但是也有很

多負面的誘惑,所以最好家長幫助誘導孩子在網絡上的學習。鼓勵

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不只是為了分數。比如有一次我女兒考試時,

有一題她認為對了一半,但是被算全錯。我要她去問老師,但是她

說老師不會給她加分。我就用這個機會解釋給她聽,去問老師的目的

是學習,不是加分。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而不是只要考試成績好就可以了,要鼓勵他馬

上用到學過的知識,讓他知道學這些知識對他自己的生活是有用的,

而不是為了考高分才學。你應該記得,死背歷史年代、數學公式,

是多麼地枯燥呀!如果沒有使用,那些我們當年死背的東西早就還

給老師了。我建議你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和你的孩子一起做一些

“實踐”的學習。例如,在我的孩子學指數的概念時,我們就拿她

的銀行存褶,一年一年的復利累計下,她將來多麼富有呀!當我的

孩子在學美國歷史時,我教她了一個生動的作業,用電腦動畫和我

們倆“生動”的配音,重現了美國歷史的一個片斷。有一句格言說:

“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就是

這個意思。



最重要的是要啟發孩子主動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我會和老師配合

幫助孩子自己立定學習的目標,自動自發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我大女兒上的中學,每半年會要求學生立定一個學習的目標,半年

後衡量有沒有達到。以前我女兒比較害羞,有些問題上可是沒有

聽懂但是也不發問。所以他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上課時一定要

發問,把不懂得問題問懂,每天下課時衡量自己有否做到。後來

達到了這個目標,但是除了發問,她上課不參加討論。在下一個

目標,她就訂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舉手參加討論。





二、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深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

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導致了孩子有很大的

依賴性。也有些父母會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是這通常會使很

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二十一世紀將是

“自主選擇”的世紀。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ker)

指出:因為信息時代取代工業時代、世界無邊的競爭、放權自由的

管理模式,“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

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裏,

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進入了社會後,

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板,自己的

公司,創業還是加入公司,學工還是學商...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

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感、選擇能力、判斷力。一個孩子如果長大

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作決定或做事情,

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你的孩子要在這樣的

社會裏生存、競爭、成功。所以他必須學會自主選擇的能力。



當 Google的創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裏•佩奇

(Larry Page)在電視上被訪問時,記者問他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

哪一所學校,他們並沒有回答史丹佛大學或密西根大學,而回答的

是“蒙特梭利小學”自由自在的學習,沒有任一消極輸入的方式。

在蒙特梭利教育的環境下,他們學會了“自己的事,自己負責,自

己解決”是這樣的積極教育方式賦予了他們鼓勵嘗試,積極自主,

自我驅動的習慣,因而帶來了他們的成功。



如何培養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個“要”和五個“不要”:



1)_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

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責任,讓別人替他們收拾

殘局。讓他們經過失敗學習,不要什麼都想幫孩子做。可以幫助

分析自省,可以告訴他你會怎么做,以幫助增加孩子的判斷力。



2)_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雖然你很確定該

怎麼做,但是你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決定。他從

自己錯誤的學習得比從你正確的指導還要多。讓孩子知道有些事

情父母提供意見,但是最後決定在於你,而且隨著你的長大,這

些事情會越來越多。我記得我五歲時,父母要我讀幼兒園,但是

我想讀小學,於是他們把選擇權給了我:“考上了就讓你讀。

”這件事我會終生記得,因為那時我第一次理解我一個五歲的

小孩居然有選擇。我特別珍惜這個選擇,於是我自主地讀書,

真的考上了。



3)_要培養孩子的負責心。多指導,少批評。劉墉說:“以前我也

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後來我發現這其實培養了他做事

不負責任的習慣。而且父母的過度包辦,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

不懂得珍惜。”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面的溝通和同意

(例如:“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的房間整理乾凈”,而不是“你房

間又亂七八糟了”)。當孩子沒做到時,讓他自己理解自己負責

的重要性。



4)_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麼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

失敗也沒關係。



5)_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童欣在微軟亞洲

研究院中以負責著名。他小時在學校犯錯後,媽媽甚至沒有一句

責備。“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她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睛,語氣

溫和:“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說:

“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1)_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

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有一片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

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

“不准玩”,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

就可以玩,但是一週至多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

“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

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

的事。



2)_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

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

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堅強。



3)_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

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4)_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除了培養

獨立能力,也可以增加責任感和自信。



5)_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覺得

自己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從。不要

什麼事情都說“不”,給孩子一個機會。培養自信積極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的潛力的“放大鏡”。正如範德比爾特所說:

“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 而沒有信心的人,

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



成長在一個期望高,只有批評沒有誇獎的環境的孩子很難得到

自信。相對來說,一個積極誇獎、正面回饋的環境會激發孩子

的自信。我剛來美國時,因為背數學公式的能力讓老師說我是

“數學天才”。雖然我心裏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數學天才,

只是把以前死記硬背的東西搬了出來,但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開始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努力學習英文和數學,並真的在全州

數學競賽中拿到了冠軍。



給孩子正面的回饋。讓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

我小女兒小時常跟我說“我好笨”,其實她一點都不笨,只是

惡意的同學中傷。於是,我慢慢培養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記

寫得很好,就誇獎她,鼓勵她再多寫一點。她寫出興趣後,居然

自己寫了一本“自傳”,到處給人看,還放到了我的網站上的

《個人背景》裏。(這個時候我覺得她該學點謙虛了!)



自信是需要逐步培養的,所以你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做一個長期的

可衡量的計劃。就像我前面提到女兒發言的例子。我和她制定了

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

就有獎勵。然後,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一年後,老師注意

到,她對課堂發言有了足夠的自信。



首先,你要先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在美國小學做過一個針對

十八個學生的試驗,讓老師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個孩子是有

“ 最佳發展前途”的(雖然孩子是隨機挑的)。因為相信孩子

出色,老師常給孩子正面評價。結果真的激發了他的自信,讓這

十八個學生表現得比原來的期望高。所以,你如果希望孩子有自

信,首先你要相信他的能力。



如果你想培養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

多做肯定性評價:“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對你有信心”、

“你做得真出色”...。卡耐基在他的人際交流課程中曾提過這樣

的一個例子...。如果要改變一個孩子讀書不專心的態度,我們可

能會這麼說:“約翰,我們真以你為榮,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

‘但是’假如你在代數上再努力點兒的話就更好了。”在這個例子

裏,約翰可能在聽到“但是 ”之前,感覺很高興。馬上,他會

懷疑這個讚許的可信度。對他而言,這個讚許只是要批評他失敗的

一條設計好的引線而已。可信度遭到曲解,我們也許就無法實現

我們要改變他學習態度的目標了。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只要把

“但是”改成“而且”,就能達到我們的目標了:“約翰,我們真以你

為榮,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學期繼續用功,

你的代數成績也會很出色。”



培養快樂感性的孩子。有位學生問我“是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我的

接班人?”我對這個問題很訝異。我的回答是:“我只希望我的

孩子快樂,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找到

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潛力,才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

成績不是很突出但進入哈佛的湯玫捷說:“不要相信成才公式,

因為我們是野生植物,不是園林植物。每個人獨特的優點就是

自信的源泉。”去幫助你的孩子發覺他的獨特的優點吧!



一個人的快樂和他是否能做他有興趣的事是有相當大的關係的。

根據美國對1500名商學院的學生長達二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追逐

興趣並發掘自身潛力的人不但更快樂,而且更容易得到財富和

名利的眷顧,因為他們所從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他們

更加有動力、有激情將事情做到完美的狀態——即便他們不能

從這件事中獲取財富和名利,他們也會得到終生的快樂和幸福。



做為家長,我們會鼓勵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她的興趣上。比如,

我大女兒喜歡看小說,我們就每週挑一本有意思的但是也有教育

意義的書給她看,這些年她已經看了上千本書,而且她的英語總是

考滿分。我二女兒喜歡寫作和畫圖,我們就教她用計算機寫她喜歡

寫的東西,然後加上圖片、照片,變成一本書,印成漂亮的彩色版,

送給親友。對孩子沒有興趣的課,我們只要求盡力地準備,盡力地

學習,對成績沒有特別的要求。很多家長讓孩子去學鋼琴,練跳舞。


我認為有一些嗜好是很好的,可以幫助孩子身心發展,但是要適量。

有些學習是很苦的,所以我都會用“讓孩子有選擇”的方式和

孩子約法三章。當我的兩個孩子都對音樂表示興趣時,我們對

他們說:盡力學三個月,三個月後,他們如果盡了力,他們可以

決定要不要再學。結果,他們對音樂都沒有興趣,但是一個畫畫

有興趣,一個對戲劇有興趣。於是,我讓他們朝他們的興趣發展。



多讓孩子有與人相處的機會。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

說:“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

85%要依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從小就不會與人相處的小孩,

長大很難成功也很難快樂。



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除了喜與樂,怒和哀也是正常的反應。

讓孩子有機會散發他們的感情。如果孩子一哭,你不分青紅皂白

就是喝斥他:”不要哭!再哭、處罰就來了!”孩子表面會變

聽話,內心其實是掩藏了更多的恐懼──他怕他哭了,會失去

父母的愛、會被處罰。成長的經驗一再以壓抑、否定自我的情感

出現時,你可能可以教出一個聽話的孩子,卻很遺憾的,也是

一個缺乏自信、無法體諒別人情緒的孩子。所以,接受人世間

的一切吧──正面的、負面的;生、死;哭或笑。因為,這些

體會對我們的生命都一樣是有於優勢地位的孩子,也不會從這種

片面強調競爭的教育方式中獲益,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作為

天之驕子處處受到褒獎,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異乎尋常的優越感,

並因此忽視了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方面的鍛煉。





三、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麼地方?”她們會說:

“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願意和

他說。 雖然我的為人處世很多是學自我父親,但是父親在世時,

他沒有和我很親近。在他過世之後,我只能從我的母親、兄姐處

來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係。因為

這份遺憾,我盡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

她們說心裏話的父親。在你心裏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

很多孩子在十五歲或更早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當作大人來考慮,

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

完全的“家長”作風。比如理想、學習動力、玩耍、事業心、為人

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在這方面,我有四個建議:



(1) 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說八道。不要擺起架子,

做個“高高在上”的長輩。我的孩子小時每天聽了我的“胡謅”

的故事後才願意睡的。

(2) 對孩子說心裏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裏,也希望他也這麼

做。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3) 讓孩子知道他對你多重要,告訴他你多麼愛他,慷慨地

把你的時間分享給他,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

(4) 花些時間理解那些流行的東西。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

新電腦遊戲,我都會花一些時間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給你更多

的話題,另一方面告訴孩子你“在乎”。而且還可以讓你覺得

年輕些!把孩子當作朋友,和他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

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他做了什麼

“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

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

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如果你要做

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學習他的語言,而不是要求他學習你的

語言。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不接觸新的思想觀念,知識匱乏,

思想陳舊,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長應該盡量

多接觸點流行的東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飾,流行的

技術,流行的音樂,以減小代溝,創造彼此信任溝通的渠道。

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

平等的談心。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

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當孩子做了不合自己期望的

事情的時候,不要馬上發火,先聽聽孩子的理由。這是我很

喜歡的一首詩.它闡述了我的教育理念。在此和中國父母分享:



[你給孩子什麼?]  By Dorothy Law Nolte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

  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

  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

  



中國青年的父母:我們的責任重大。今天中國的青年:

  非常優秀,但是非常困惑。

非常聰明,但是不夠自信。

是多年來第一代能夠在平安的社會、完整的教育成長的一代。

出生在被信息鏟平的世界中,他們必須成為融會中西的精英。

有幸出生在擁有選擇的時代,但是時代並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

智慧。當然最重要的:中國的青年是我們的骨肉,我們的最愛,

我們的一切。這一個理由就足夠讓我們共勉,讓我們各自成為

“我能做到最好的父母”。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五年級班級名冊

01: 五年09班 ..........16: 五年09班

02: 五年10班 ..........17: 五年11班

03: 五年12班 ..........18: 五年三班

04: 五年06班 ..........19: 五年六班

05: 五年15班 ..........20: 五年01班

06: 五年13班 ..........21: 五年12班

07: 五年03班 ..........22: 五年05班

08: 五年10班 ..........23: 五年12班

09: 五年01班 ..........24: 五年06班

10: 五年03班 ..........25: 五年15班

11: 五年06班 ..........26: 五年08班

12: 五年09班 ..........27: 五年11班

13: 五年01班 ..........28: 五年05班

14: 五年04班 ..........29: 五年06班

15: 五年09班 ..........30: 五年07班